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長姚獻平榮登中國化工報導封面
近日,杭州市化工研究院院長姚獻平榮登2023年中國化工報導第六期封面,其封面故事“我相信納米纖維素將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表達出了姚院長對納米纖維素未來發展的信心。
在本次封面故事的專訪中,姚院長介紹了納米纖維素的優勢及其廣闊的應用前景。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預測,納米纖維素在美國市場的潛力為640萬噸,全球市場潛力為3500萬噸。
同時,姚院長指出納米纖維素的應用是一項系統工程,研發需要跨學科、多技術的融合,需要與市場緊密結合,錯過任何環節都將導致失敗。目前國內對納米纖維素的研究十分活躍,但許多產業化的關鍵技術尚未突破,在規模化制備納米纖維素方面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近年來,姚院長帶領的杭州市化工研究院與華南理工大學、輕工業杭州機電設計研究院等聯合承擔了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成功創建了我國首條100 kg/d(絕干)納米纖維素綠色制備中試示范線,現已完成項目驗收。同時與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理工大學等承擔2022年浙江省尖兵計劃項目,計劃于2023年建成1000 kg/d(絕干)示范生產線,為大規模產業化奠定堅實基礎。
此前,由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牽頭,聯合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杭實集團、凈秀環保、杜白科技、歐詩漫集團等科研院所和企業,在省市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形成了新型產學研創新聯盟——浙江省生物基全降解及納米材料創新中心。同時聯合4位院士團隊,依托于6個國家級創新平臺,集聚浙江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共聚行業內24家產學研單位,重點開展納米纖維素的綠色化制備與高值化應用、生物基全降解功能性材料、淀粉基材料、改性木質素等四大領域的研發及產業化。
目前,杭化院已在造紙、阻隔材料、全降解材料、化妝品、涂料等領域都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特別是在造紙領域,基于納米纖維素的轉移印花涂料已經實現了技術突破和商業化應用,目前正處于市場推廣階段。此外,在納米纖維素基的拒油、拒氧、拒水材料,以及減輕重量和節省木漿纖維的紙張增強材料等方面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同國內幾家大型食品包裝和造紙企業(包括國外企業)展開合作。化妝品領域的技術也取得了突破,目前正在商業化接入過程中,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