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木片的日照之旅
在廣袤的南美洲智利萬畝人工速生工林里,一棵桉樹苗經過15年的陽光雨露滋潤,生長成材,進入收獲期。伐木工人們用伐木機將它伐倒,經過機器切削變成了一塊塊硬幣大小的方形木片。當它乘上世界最大的木片專業運輸船,漂洋過海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日照后,會有什么樣的經歷?它的身體又會發生哪些神奇的變化?來聽聽這塊木片的自白。
我是一塊桉樹木片。來自智利一片人工林的15年齡桉樹。7月4日,我乘著世界最大的木片專業運輸船“塔拉坎”號經過1個月的長途跋涉后,跨越整個太平洋,來到日照。這艘船的滿載排水量為7萬噸。船舶停靠的日照港是中國最大的木片接卸港口,每年大約有400萬絕干噸不同品種木片從這里上岸。
船舶在石臼港區的木片專業接卸泊位停穩后,6個大型船艙徐徐打開頂蓋,早已在碼頭等候的日照海關衛檢、動植檢關員,次序登輪檢疫查驗,在確認沒有有害生物后,批準通關。碼頭上3臺高大的帶斗門機隨即開始運轉。單斗抓取量32立方米的鐵爪探入船艙,將我和小伙伴們抓到下方的漏斗里,為了避免在接卸時產生揚塵,漏斗上方還專門安裝了噴淋降塵裝置。
伴隨著抓斗在漏斗上方徐徐松開,我和小伙伴們在重力的作用下順著漏斗穩穩落在下方連續運轉的封閉式皮帶運輸線上。皮帶機直通1500米外的中國最大商品木漿生產商、山東省最大的僑資企業——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的木片堆場。如果用卡車運輸,這一船的木片大概需要4000輛重載卡車才能一次性運完,而使用皮帶機運輸,可以有效減輕大氣污染。
到達堆場后,我的日照之旅才剛剛開始。大型智能化取料設備將我和小伙伴們源源不斷地運往不遠處的木漿生產線。為了防止大風天氣時給城市環境造成粉塵污染,周圍建成了17米高的抑塵墻。
如果你來到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木漿生產線,那你一定會被眼前的生產現場所震撼。從芬蘭、奧地利等國家引進的大型漿紙先進生產設備,每臺都有幾層樓高,各設備之間通過粗細不一的管道或是傳送裝置緊密相連。
過篩,是進入生產前的第一道關卡,在這個環節,大型篩選設備把絕大部分像我一樣大小適中、厚薄適宜的木片被篩選出來用于生產化學木漿或溶解漿。其他過于細小的木屑、雜質還有尺寸過大的木塊被篩除,用于生物質燃燒發電。
篩選過關后,我們被傳送帶運到80多米高的蒸煮塔。在這里,經過140多攝氏度高溫的化學藥溶液淬煉,我體內的木質素被去除,纖維也被分離。我從原來的固體變成了混有雜質的褐色粗木漿,這是我的第一次變形,你已經辨認不出我原來的樣子了。
在蒸煮的過程中,會產生含有大量木質素的黑液,將在后續的工序中被全部收集,經過蒸發濃縮變成生物質燃料,送到回收率高達99.3%的堿回收爐中燃燒利用。燃燒產生的高壓蒸汽帶動汽輪發電機發電,平均每年發電量可達15億千瓦時;發電后的低壓蒸汽傳送到車間的烘缸里,再用于漿板或紙張的干燥;黑液經過燃燒變成綠液,再經過苛化反應環節變成白液,重新回到蒸煮環節。
通過對生物質燃料的充分利用,公司每年可減少300多萬噸碳排放,回收堿100多萬噸。苛化反應環節產生的白泥,經過石灰窯煅燒,產生的石灰作為苛化初始的原料循環利用。公司引進日照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中水,建成全國第一個大型再處理回收用城市中水工程,每年可節省上千萬噸寶貴的淡水資源。
緊接著,經過洗滌、篩選和無元素氯漂白等工序后,與我混合在一起的雜質被逐步去除,我變成了潔白無瑕、質地細膩的優質化學木漿(濕漿),再經過壓榨、烘干、裁切后,我又變成了一塊塊一米見方的漿板,可用于生活用紙、文化用紙、包裝紙板等各類高檔紙張的制造。
如果我在濕漿形態下加入一些針葉木漿,再經過網部成型、壓榨、干燥、施膠、壓光、涂布、卷取、復卷等工序,我還能變成多層白卡紙板,可用于液體、香煙、食品、化妝品、藥品、電子等各類高檔產品的包裝。
其實,在進入蒸煮塔之前,我還有另外一條路可以選擇。那就是先進入它旁邊的水解塔。如果我經過了這道預水解的工序,那么就有了品質更高的溶解漿。再經過百米長的生產線,我會變成質地柔軟、細長、狀如棉絲的萊賽爾纖維。經過紡織后,我可以與棉線混紡變成高檔服裝,也可以變成一次性衛生用品、無紡布類產品。所以,人們又把我稱為“長在樹上的棉花”。
無論是漿紙還是纖維,我的身影在人類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清晨,當朝陽升起,裝在液體包裝盒里的牛奶、果汁為人類提供早餐;穿上萊賽爾纖維制成的服裝,走進辦公室,打印紙記錄工作中的點滴;做清潔可以用紙巾、無紡布濕巾;餐廳里,食物包裝盒和包裝紙給用餐帶來方便;購物時,紙質購物袋和包裝盒是首選;學習消遣時,精美的書籍雜志是良師益友……
雖然來到日照讓我的身價倍增,但是在變形的過程,也曾經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一些煩惱。我在變成木漿的過程中,揮發出的氣體伴有臭味,高聳入云的煙囪冒出的水蒸氣在高空遇冷霧化被誤以為是未經處理的有害氣體。
為了消除市民的疑慮,加速推進產城融合發展,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累計投資超50億元,讓我的日照之旅變得更加綠色環保。針對臭氣的問題,公司從源頭上把所有可能的異味源、漏點進行全面梳理、排查,先后排查各類可能出氣味的點位上萬次,根據氣味源提出改善建議1000多項、改善項目200余個。投入資金1.4億,建成在世界制漿造紙行業內技術領先的臭氣處理系統,臭氣通過負壓收集后與黑液一同燃燒后,經環保設備處理達標排放。同時,公司還投資近4億元開展煙氣深度治理與余熱供暖一體化工程。項目運營達標后,每年可節約標煤14.7萬噸,減少煙氣帶水量88.1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8.25萬噸,同時可收集公司余熱286兆瓦,為社區周邊居民提供600萬平方米的冬季供暖。
作為漿紙產業鏈的“鏈主”企業,亞太森博(山東)漿紙有限公司還在帶動200余家漿紙上下游企業在日照落戶。今年,該公司還啟動了計劃總投資101億元,年產100萬噸高檔生活、文化紙項目及配套節能環保項目。我的“日照之旅”的行程正在變得更長、更豐富多彩,還會變成更多提升人們生活品質的優質漿紙產品,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更多美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