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綠色轉型,造紙行業ESG發展之路怎么走?
在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后,經濟發展綠色轉型已是明確方向。近日,由中國制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造紙學會、金光集團APP(中國)主辦的“造紙行業ESG發展戰略論壇暨金光集團APP(中國)30周年慶典”舉行,會議旨在凝聚各方共識,讓紙業同仁更加清晰地了解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理念,并完善自身ESG管理和體系建設。
中國造紙學會理事長曹振雷指出,ESG事關經濟、社會和環境,與造紙行業的綠色循環行業特性具有密切的相關性,隨著各項ESG政策的不斷完善,富有中國特色的相關布局正在逐步形成,也必將為造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強勁的發展動力。
曹振雷稱,在中國雙碳戰略實施的背景下,造紙行業要發揮綠色循環產業的優勢,加快推進全面綠色轉型,充分利用ESG價值投資標準引領作用,將ESG理念納入企業發展戰略之中,更好地實現經濟、社會、環境和企業治理的有機結合、和諧發展。
中國造紙協會理事長趙偉指出,造紙行業是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是事關民生的原材料產業,并創新地提出造紙行業是主導產業鏈條的配套產業,中國造紙在全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造紙產業仍有發展空間,面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尤其是造紙行業的原料和資源問題,我們需要推進林紙一體化建設,促進循環經濟發展。”趙偉認為,ESG可以塑造企業價值,讓社會更好地了解企業、行業未來的發展,樹立維護良好的企業形象和產業形象,希望更多企業關注ESG發展,推動造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期待造紙行業在ESG理念的實踐中,取得更多成績,實現更大價值。
中國工程院院士、廣西大學教授王雙飛指出,ESG是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準,提出優化產業結構,推進林紙一體化建設,合理利用廢紙資源,改善能源結構,積極參與碳排放權交易,研發節能技術與裝備等高質量發展對策。
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南京林業大學輕工與食品學院院長金永燦對產學研合作的模式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進一步指出,產學研融合是對技術的產業化,是科技創新對社會的貢獻,是企業治理的延伸,是對ESG內涵的拓展和實踐,對輕化工程學科發展和造紙行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標普全球評級大中華區業務部門總經理王鳴豪分享了關于“標普助力企業ESG發展與低碳轉型”的成功經驗。在雙碳大趨勢下,ESG投資未來必將獲得更多的關注,王總從ESG信用評級的專業角度,分享了標普ESG指數對企業的意義,企業可以使用評級體系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弱點、風險和機遇,對企業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APP(中國)副總裁翟京麗表示,在向“雙碳”目標不斷邁進的過程中,ESG評價體系對于中國造紙工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過去的30年里,APP(中國)通過深耕林業優勢確保產業鏈源頭的綠色高效,并在集團內部積極推進綠色轉型與數智轉型,助力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今年還正式將ESG發展理念融入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因地制宜推出了其ESG戰略三年實施路線圖。
安徽大學常務副校長、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詩一提到,碳資信評價是企業碳資產管理的重要組成,是ESG評級的重要內容。在碳中和背景下,ESG投資是未來主流方向,企業碳資信評價是提升碳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對造紙企業利用各自優勢,積極參與碳交易,提升自身碳資信等級水平,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