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強勢升值 進口紙漿反應敏感
11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強勢升值,出現了數次超千點的漲幅,一個月時間已漲超3500基點。有分析人士指出,隨著一攬子穩經濟措施持續發力,國內需求逐步修復,國務院出臺優化防疫工作二十條,全面助力社會復工復產,后續經濟基本面對人民幣仍有支撐。從宏觀層面來看,人民幣升值提高了以人民幣計價資產的價值,有助于提高人民幣資產的相對回報率,進而吸引海外增量資金流入,對國內股市構成利好。
從微觀層面來看,人民幣升值對“外幣負債”消費類,以及進口成本掛鉤的行業存在顯著利好。而民航業作為典型的外匯負債類行業,行業在人民幣升值背后將明顯受益。
有行業人士指出,航空業屬于典型的外匯負債類行業,航空公司有大量的航空器材融資租賃負債,每年需支付一定數量的利息費用和本金。航空公司外幣負債比例高,人民幣升值會造成一次性的匯兌收益;同時,也使進口的航油價格下降,由于燃料費用占航空公司總成本比例較高,因此人民幣升值會降低航空公司的成本。
分析師程新星指出,國內客運航班補貼政策調整,有助于航空機場公司短期減虧增收,考慮目前行業實際情況,未來或有其他扶持政策出臺;長期來看,隨著新冠疫苗、治療技術的不斷推進,航空客運需求必將逐步恢復,價值重估是確定性事件。建議投資者關注中國國航、春秋航空、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吉祥航空、華夏航空等。
此外,人民幣升值還有利于降低造紙業進口原材料成本。同時由于有外幣負債,隨著人民幣升值,將為部分企業帶來一定的匯兌收益。就具體公司而言,進口紙漿比例較高的公司反應更為敏感。建議投資者關注太陽紙業、博匯紙業、晨鳴紙業、山鷹紙業等。
太陽紙業產能釋放支撐利潤
公司造紙利潤有所承壓,整體業績表現符合市場預期。短期看,北海生活用紙一期10萬噸中的兩臺紙機已分別于9月和10月試產,后續兩臺紙機預計將在2022年四季度陸續開始試產;PM23(30萬噸)搬遷和升級改造項目將于2022年四季度完成;山東本部3.4萬噸超高強度特種紙預計2023年投產。中長期看,南寧一期項目規劃已獲審批,將建設220萬噸高檔包裝紙、50萬噸本色化學木漿、15萬噸漂白化學木漿生產線(技改),100萬噸包裝紙先行建設,預計將于2023年下半年-2024年上半年投產,產能投放支撐長期利潤增長。
博匯紙業盈利能力邊際修復
公司作為白卡龍頭產能擴張的成長邏輯清晰,在生產管理及資源上賦能將進一步提升公司運營效率。考慮到后續原材料及能源價格預期回落,公司盈利能力或將邊際修復。隨著未來三期年產100萬噸高端包裝紙產能建設,以及山東45萬噸高檔信息紙項目的推進,公司收入規模及市占率將穩步提升。落后產能加快淘汰,新版“限塑令”拉動白卡紙需求,長期來看,白卡紙價格中樞和噸盈水平有望抬升。截至2022年9月29日,公司已耗資10億元完成總股本中占比7.48%股份的回購,并將用于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看好產能落地后公司的成長以及管理層彰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