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東紙業擬打造東北產能最大的造紙基地
在推動政策落地上,各部門要按照誰制定誰落實的原則,把政策精準傳遞到每一個企業,確保兌現;在優化營商環境上,要堅持從小切口入手幫助企業辦實事,加快企業申請項目審批進度,加快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加快清理各類市場準入顯性和隱性壁壘。
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在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上,鐵嶺市把民營經濟貢獻率不高,民營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的“板子”打在政府部門身上,要求各經濟部門迅速提升服務企業能力,助推民營經濟大發展、快發展。
遼寧興東科技有限公司擬新上的年產20萬噸高強瓦楞紙生產線,是一個變廢為寶的項目。項目以秸稈為原料生產瓦楞紙,不僅能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增加農民的收入,還能助推當地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的污染問題。然而,在辦理施工許可證時,項目卻意外遇阻。
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當開原市各經濟部門負責人帶著產業政策、幫扶措施走進遼寧興東科技有限公司后,影響項目開工的“絆腳石”被當場清除。
2023年,遼寧興東科技有限公司將迎來項目建設年,3月份實施建設年產20萬噸高強瓦楞紙生產線及配套工程項目;5月份一般固體廢棄物處置項目投入運行;環保節能技改項目、數字化智能工廠項目等逐一啟動,全年新項目建設實際投資將超1億元。一再拉長的項目建設清單背后,不僅是對鐵嶺營商環境的高度認可,也離不開鐵嶺良好營商環境的滋養。孫慶明印象最深的是,2017年,公司將產能從原有的15萬噸擴大到40萬噸時,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電力增容問題,為此,開原市委市政府積極與電力部門、改造路線時涉及的鐵路部門溝通,在一個月時間內完成了改造工作,用實際行動再次證明鐵嶺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