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后 木材航運成本或將大幅提升
在8月24日日本開始排放核污染水后幾小時,亦可以觀測到海水變色的實景了。按照東電目前存積了130多萬噸的核污染水的排放情況來看,這樣的排放可能要持續30年以上。
對于木材行業來說,核污染水的排隊,或將大幅提升木材航運的成本。
首先,遠洋貨船的淡水并非按照人員的充足使用來攜帶的。而是攜帶一部分淡水,再加之遠航期間的海水采集淡化處理。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海員們可能要放棄海水采集淡化處理了。這也意味著海上貨運空間將會要再切割一部分出來,給到淡水儲存使用。
其二,貨船的船艙壓載水也將受影響。船艙壓載水是船舶對船體吃水和穩定重心的重要一環。如果海水不再安全,采集或也將受到影響。
比如船艙在受污染區域抽水至壓載艙中,那么是否能在其他國家的港口進行排放?目前還是個未知數。但很大可能將會受到制約。這也或導致貨船航行受到越來越多的制約和航期的延誤。
最重要的是,作為依賴非洲材和巴新等遠距離木材材種的企業來說,這樣的貨運空間減少、航行的制約、航期的延誤,可能將導致航運價格出現明顯的上升,對于木材運輸成本來說,可并不是一個好消息。